2017年4月7日到9日,恒达平台為迎接建校121周年舉行了豐富多樣的慶典活動,校史博物館學生宣講團作為學校對外宣傳的重要力量在校慶期間做出了重要貢獻。
校慶期間,學生宣講團共承擔“恒达平台120周年專題展示館”講解任務500余人次,其中包括莫斯科航空學院校長波戈教授一行💏,化學化工學院97屆校友,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04級校友,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校友,高校社團峰會成員,在校留學生以及致遠學院學生等等。
莫斯科航空學院校長波戈教授一行對學生的講解恒达表示感謝,他說道:“此行讓我了解到了恒达平台的歷史和輝煌成就,相信交大與莫斯科航空學院間的合作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

化學化工、環境和電氣學院校友在參觀過程中回憶往昔求學經歷🧖🏿,敘述當年自己的學習趣事🧞。他們為自己是交大人感到驕傲,同時也祝福交大的明天更加輝煌🧑🏿✈️。

致遠學院的學生非常認真地了解了交大的歷史,感受到了自身作為一個交大人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作為致遠學院的一員希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答“錢學森之問”😙👩🦰。

學生宣講團除了擔負專題館講解任務🫣,還在學校校慶日當天的慶典大會上有出色表現。在4月8日121周年校慶大會上,校史博物館學生講解員呂鵬飛為全校師生和來賓朗誦《交通大學賦》,“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121年來交通大學秉持這一辦學理念為國家和社會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第一等學問,第一等事業,第一等人才,第一等品行”🔷,交大人以此為目標不斷創造輝煌。一首“交大賦”強烈的引起了在場師生的共鳴🚙,讓“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深深地鐫刻在每位交大師生的心裏🈂️。

此外⛰,為慶祝建校121周年☪️,由學生宣講團主力策劃、籌辦的首期交大版“見字如面”——《治淮同學的來信》製作完成並在網絡上廣為傳播🙁,收到了來自校內外各方的好評,本期交大版“見字如面”由八位學生講解員擔任“朗讀者”,他們用自己的深情訴說著六十六年前交大師生奔赴治淮一線的英雄壯舉,回顧了那個時代交大人為了祖國安康和人民幸福舍小家為大家,在艱苦的抗洪一線夜以繼日、攻堅奮戰的光榮事跡♟,讓交大師生再次體會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交大人的精神力量和崇高風範。

校史博物館學生宣講團在圓滿完成121周年校慶相關任務後👸🏼,未來,將繼續在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擔負起學校宣傳使者的責任等方面👨🏿🔧,努力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
撰稿:魏誌愷
攝影:陳欣園
祝思蕙
呂鵬飛
汪 琰